次贷危机十年后重塑中国经济和世界格局
毫无疑问,总理刚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一系列的数字,都将对今年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影响巨大。
这些数据中,下面三个数字尤其关键,甚至可以说将重塑中国经济,进而影响世界格局。
想一想,也就是在未来的十几年内,中国经济规模将重新登顶成为世界第一,而且,将至少又持续数百年,还是让人百感交集。
第一个数据,中国今年GDP增速目标为6.5%左右。
6.5%,不到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一半,也低于去年设定的6.5%-7%。毕竟中国已经是成年人,不能再像青少年一样疯长个子。我们或许已经永远地告别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适当的降低增长目标,完全是一个现实的选择。高速增长,意味着经济各要素始终处于紧绷状态,长时间紧绷,则有弦断的危险。数据有所放松,上下大舒一口气,政策也可有更多的弹性。
但对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来说,6.5%已经是一个超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来说,这意味着中国仍将是最重要的发动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到30%。
按照西方很多机构的预测,不出意外的话,到2029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足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在过去几千年,中国经济总量一直是世界第一;最近100多年,中国落后了,备受欺辱;现在,中国又回来了。只要不发生重大变故,下面的数百年,中国经济总量将一直是世界第一。
当然,人均收入,我们还跟发达国家有重大差距。但与GDP增长同步,中国今年居民收入水平预期也将增长6.3%,这也意味着强劲的消费保障。涌出国门的中国游客,将是很多国家的最爱;估计很多外国商家也在等待,等待着对中国人狠宰一刀。
总体看,6.5%的GDP增长目标还是偏保守的,所以总理还特意说了一句,“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这也是我们的传统,定一个较低的目标,争取一个惊喜的结果。
第二个数据,M2增速控制在12%左右。
M2增速,即广义货币的发行增速,简单地说,就是印钞速度。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M2增速和同期GDP(财富创造速度)增速的差额,则可看做是人民币购买力贬值的幅度。
2016年,中国M2增速是11.3%,全年GDP增速是6.7%,发钞速度比财富增长快了4.6个百分点。即如果你2016年投资收益少于4.6%,你就亏了。如果一个城市的房价2016年是4.6%,其实就是没有涨。
2017年的M2增速略微扩大至12%,为GDP的 1.7倍左右。这也充分说明,经历了4万亿的狂飙突进之后,中国充分认识到了M2膨胀的不良后果,不再搞强刺激,适当控制货币增长幅度。
但中国又必须预留出一定经济空间,尤其是为中美关系不确定性留有余地,谁知道特朗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中国必须有危机意识。
总体看,12%的M2增速,是一个比较稳健的数据。总理也说了,今年要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只要特朗普不采取极端措施,血雨腥风的货币战将不会发生。
第三个数据,财政赤字率保持在3%。
从目前来看,货币政策的刺激,对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可以说已处于山穷水尽的地步。那结果只能是财政刺激,中国设定了3%的目标,在国际上看似不高,但相比以往,已处于较高水平。
3%的赤字率,也是不得已的选择,但却这使今年财政赤字比上一年增加2000亿元。这其实就是为进一步减税降费创造了空间。按照总理的说法,2017年将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种倒逼。特朗普刚刚宣布了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重建计划,还拟大规模减税,再造美国经济。道琼斯指数连创新高,美国跨国公司纷纷回国,甚至一些中国公司都拟在美国投资设厂。
中国不能没有应对,对外要吸引外资,对内要减税降费,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更良好的环境,这关系到中国的未来。此外,今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仍将保持强势,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
一切都是在未雨绸缪,一切都是在全球布局!
没有经济的强势,就没有国际博弈中的底气。
2017年,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年份,大事不会少,黑天鹅还会接连飞起,中国必须沉着应对。
1000多年前,苏东坡在《晁错论》中曾警告: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1000多年后,领导人多次提起这句话。简单翻译就是:天下的祸患,最难以解决的,莫过于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却存在着难以预料的隐患。
中国,要加油啊!
*国研中心主任李伟点评当前经济
“L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价泡沫”、“金融风险”……关心中国经济的人很容易在这些词汇里打转转而理不清头绪。
日前,麻辣财经独家采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这位中国最权威智库的掌门人,用最清晰明快的语言解读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去年经济增长缓中趋稳、PPI由负转正、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城镇就业超过预期,这些亮点表明,经济增长出现质量和效益逐步改善的趋势,增长快速回落的风险有所下降。”
李伟还更形象地表述道:L型增长正在从原来的“竖”过渡到“横”,经济转型从上半场的“降速”阶段,逐步转向下半场的“提质”阶段。
世界经济怎么看?
观察中国经济,绝不能离不开全球经济,李伟也着重从全球视野分析了中国经济与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出现了企稳迹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估计,2016年全球GDP增速为3.1%,仅比上年微跌0.1个百分点。”李伟还特别指出一个细微的变化——与2015年发达经济体情况好于发展中经济体的特点相比,2016年情况反转:发达经济体出现减速,由2.1%下降到1.6%;发展中经济体则从4%微升至4.1%,改变了连续5年的减速势头。
受发达经济体需求疲软的拖累,2016年我国以美元计价的货物出口下降了7.7%,是连续第二年负增长,且降幅比2015年的2.8%明显扩大。制造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下降,是造成我国出口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预计2016年的跌幅在10%左右,是连续第五年下降。不过,此消彼长,我国的对外投资正在掀起新高潮。2016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突破1700亿美元,同比增长44%,远远高于前几年15%左右的增速。“这说明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国际化经营增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也说明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改革正在收到成效。”
2017年,全球经济似乎潜伏着不少“黑天鹅”:特朗普新政给中美经贸关系带来巨大挑战;美元加息的进程将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跨境贸易资本流动形成重大影响;英国正式启动脱欧、法国和德国政府换届,将使欧洲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复苏进程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上一篇:寻找证人,寻找受害者! 下一篇:卓尔官宣签苏宁前双国籍中场 曾征战巴西世界杯
| |